创新药以及改良型新药的国际化之路文末有

年5月,中国加入ICH,标志着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药品审评审批改革和中国医药产业的认可。使得中国可借鉴国际最新监管科学成果,进而提升我国的药品监管能力和水平,逐步参与和引导国际规则的制定,加强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

据不完全统计,年之后中美双报的临床获批数量较年前翻了近10倍。我国药企的出海模式也呈多样化,国际并购、与海外药企合作设立研发中心、海外申报上市、海外药品注册等多种模式。百济神州BTK抑制剂泽布替尼和石药集团马来酸左旋氨氧地平新药获FDA批准上市,实现本土新药出海“零的突破”;齐鲁制药的孟鲁司特钠新剂型获批上市,为该剂型国内首家获批;绿叶制药注射用缓释微球制剂瑞欣妥上市标志着微球技术平台走向成熟并打造差异化竞争;江苏恒瑞开发的注射用HR分别进行了2.1和2.2的注册申报等。

但在本土药企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到,医药产业是一个典型的国际化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的产业。加入ICH后还需要开展艰苦而长期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需要政府在技术指南转化和实施方面开展大量工作,也需要产业界、学术界以及资本界在执行这些指南方面做出不懈努力。

中国药企的国际化、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但从全球的医药产业市场来看,欧、美、日的大型跨国医药企业规模大、技术先进以及资金实力雄厚,基本垄断了全球专利药市场,印度及欧洲的仿制药巨头则牢牢掌控着全球中高端仿制药市场。而我国医药企业总体规模偏小、技术匮乏、国际化程度非常低,出口主要以低附加值的原料药为主,制剂出口非常少。

面对与强者的较大差距,我国的医药企业该如何走出国门?如何在国际市场拓展领地?如何成长为一家实力强大、全球名列前茅的跨国制药企业?这条国际化之路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一帆风顺,还要遭遇诸多的困难险阻。

本土企业缺乏熟悉国际生物医药产业法律法规和市场环境的国际医药注册人才,制约了短时间内本土企业的国际注册。

创新药中国式内卷:资本扎堆、低水平重复等问题成为国际化进程的绊脚石。

本土医药企业的创新体系以及投资管理体系不够完善,不足以吸引海外研发经验的人才回归,创新能力匮乏使得研发国际化的策略难以落实。

一些初创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薄弱,面对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时往往束手无策,导致无法做大做强。

真正的创新和国际化应该是一致的,要从全球范围来看有临床增益的产品才称得上是创新,只有这样的药品才有巨大的海外市场商业化价值,才又创新本身就是国际化一说。

年6月17日-18日,由药融圈主办的“第一届改良型新药趋势及技术大会”在重庆召开。6月18日下午,林佳亮博士、ShinyaYamamoto博士、胡运兴博士、王章伟律师及深度智耀CEO李星将从创新药以及改良型新药的全球开发及申报策略、制剂品种研发、专利策略以及全球化视野下的AI药物发现等领先实践给大家做分享,进而探索中国特色药企转型升级的研发及国际化道路!

01

13:30-14:00

创新药以及改良型新药的全球开发以及申报策略

ShinyaYamamotoPh.D.GeneralManager,DeepIntelligentPharmaK.K.;Chair,DIACuttingEdge

02

14:00-14:30

全球新创新制剂以及改良型制剂品种研发策略

林佳亮,北京德立福瑞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03

14:30-15:00

高通量自动化实验机器人的组装与模块化搭建

胡运兴,华纳创新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04

15:00-15:10

商务社交及茶歇

05

15:10-15:40

创新药及改良药的专利策略

王章伟,北京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高级合伙人

06

15:40-16:10

药企数字化转型以及AI药物发现的底层逻辑探讨

李星,北京深度智耀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07

16:10-16:40

圆桌讨论:创新药以及改良型新药的全球开发以及申报策略

李星

女士

北京深度智耀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

毕业于北京大学药学院,在大型跨国药企的新药开发部门具有超过12年工作经验,曾先后任职于辉瑞、赛诺菲、强生等公司,前强生中国新药开发领导团队成员。李星于年10月创办深度智耀,目标是用最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新药研发全流程,秉承“让天下没有难做的新药,为患者带来希望之光”的使命,致力于打造全球药企迈向智能化的基础设施。

林佳亮

博士

北京德立福瑞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林佳亮,高级工程师,北京大学药剂学博士,现任北京德立福瑞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曾在重庆医药工业研究院制剂部及北大医药技术中心从事药物新剂型研究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纳米给药系统、经皮给药系统、肿瘤靶向给药系统、仿制制剂研发等的药学研究、产业化落地及临床转化。从事药物制剂研发近20年,承担及参与项目近二十项,有5项进入临床阶段,曾以制剂负责人的身份负责2个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现负责两个2类创新制剂项目的生产放大及临床研究。

ShinyaYamamoto

博士

GeneralManager,DeepIntelligentPharma,K.K.

SpeciallyAppointedLecturer,ResearchInstituteofInnovationManagement,HoseiUniversityandRepresentative,LifeScienceHealthcareBusinessResearchGroup,ResearchInstituteofInnovationManagement,HoseiUniversity-Present.

20yrs+experiencedatdomestic/globalCROs,majorglobaltrading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zhitang.net/xgtz/191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