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笔记称重与减肥

减肥的人喜欢称重,就像我,自己买了两个体重秤,卧室一个,书房一个。早上称,晚上称,饭前称,饭后称,上个洗手间也要前后称,但是,体重仍然下不来。为啥呢?只因在美食面前,一切的节食减肥的誓言瞬间都会灰飞烟灭,荡然无存。等吃完了,为了祭奠或者安慰一下自己那颗减肥的心,才站在体重秤上,看着增加的数字,以痛骂自己一顿,来宣告一个减肥失败循环的结束。

前一段,听名家张玉新老师讲座,张老师说,有些学校以为通过大量的考试就能提高成绩,如同你整天琢磨着给猪称体重,却不琢磨怎么如何喂,这不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吗?由这个比喻,我想到了我的减肥,又由减肥想到了高三的考试。

“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如果非要说考试没作用,也是睁眼说瞎话。但是,如果考前没有明确清晰的目的,考后没有认真细致的分析和扎实有效的落实,稀里糊涂开始,稀里糊涂结束,那考试充其量只能吓唬一下学生而已,况且,吓唬的次数多了,学生慢慢也就有免疫能力了。

所以,作为教师,考前要认真命题或选题,每一道题所考查的知识和能力点,教师心中要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尤其是语文,知识和能力点不像理科那样清晰,需要教师认真研究新课标,考试大纲,高考真题,清楚每一道题所涉及的相关知识和能力点,以及背后的学科素养。考后要仔细看学生答题的得失,哪些是共性的,哪些是个性的,哪些属于知识性的,哪些属于能力性的,哪些属于体验性的。然后,在以后的教学中,分类予以不同的对策就行了。如一道诗歌选择题,都是扣三分,有的人不知道手法,有的读不懂诗歌,有的粗心没有看到,有的干脆对诗歌不感兴趣懒得去看诗歌。不同的情况需要教师了然于胸。

对于学生,考前复习应该熟悉学科的知识体系,清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好高骛远。学会取舍。考后,应认真研究自己的答案和参考答案的区别,探究试题背后的考查点,然后制定详细的措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方能事半功倍。

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如何具体实施,仍然是个浩繁的工程,不管多么浩繁,只要开始做了,总比大水漫灌稀里糊涂往前走好。

回到减肥上来,我也得好好总结和反思,并想出如何具体落实的措施。

另附一个我制定的试题知识点学生自查表(部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zhitang.net/jtlb/161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