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北京一座校园,一支团队,一个家中欧

一座校园,一支队伍,一个温暖的家庭,一段共同奋斗的时光,这就是中欧北京校区21年来的缩影。从一间酒店标准间到一座校园,从艰难起步到成为中欧五地办学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21年里贯穿始终的,是中欧北京团队“认真、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作为北京校区成长壮大的亲历者,学院院长助理、北京校区首席代表马遇生相信,只有通过这种文化,才能真正形成凝聚力,让中欧人无须扬鞭自奋蹄。年是中欧办学35周年、建院25周年,也是中欧北京代表处成立的第21个年头,当然现在大家已习惯称之为“中欧北京校区”。从希尔顿大酒店的一间标准间、达园宾馆的四间办公室,到融科资讯中心的半层写字楼,再到中关村软件园内占地3.3公顷的北京校园,从一个代表处到一个校区,中欧北京的21年,是物理空间上不断转移拓展最终落地生根的21年,也是北京团队以及市场影响力从小到大的21年。学院院长助理、北京校区首席代表马遇生亲历了这一切。在他看来,学院全球五地办学的战略格局下,北京校区身处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其发展壮大无疑具有特殊的意义;中欧北京这支队伍所形成的团队文化,更是对中欧人“认真、创新、追求卓越”最好的注解。首届校友成首席代表在加入中欧之前,马遇生先后在中央国家机关和跨国公司工作过十五年。年,由于工作的关系,他曾去中欧的前身——中欧管理中心(CEMI)调研,先进的办学理念、新颖的教学方式让他颇感意外:“想不到国内有这样一个具有国际化视野的管理教育阵地。”年,马遇生成为中欧EMBA首届学生,至今对课程和教授仍如数家珍。同学们背景多元,彼此间的交流令他感到视野大为拓展。年,中欧EMBA级同学课后合影(二排左三为马遇生)。90年代末,国企改革方兴未艾,外企总部云集北京,民营企业初显锋芒。“那时有一句口号,‘向管理要效益’,大环境激发了管理教育的市场需求。”年,马遇生收到时任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副院长张国华的邀请——筹建中欧北京代表处,开拓北方市场。年,马遇生(左三)作为中欧首届EMBA毕业生参加毕业典礼。虽然中欧并没有给出比跨国公司更高的薪水,但马遇生相信这是“朝阳行业”,他向张国华院长表示:“北京对中欧来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中欧如果进入北京,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打游击”的创业团队年12月,马遇生正式加入中欧。没想到办公室就是希尔顿大酒店一间25平米的标准间,仅有的三位女同事,主要负责EDP课程的销售与课程管理。马遇生从不肯让大家称呼其职务,因而同事们都称他“马先生”。时任EMBA级北京班的课程助理周艺回忆道:“99级EMBA北京班的招生主要在上海完成,在京课程多是租用场地。以后要在北京正式招生办学,场地是首要的挑战。马先生心中显然有一套标准,他很详细地跟我讨论桌椅、采光、投影、讨论区域、餐饮、住宿、口译服务等等细节,然后马不停蹄地开始寻找合适的教学场所。”现北京校区副首席代表、执行主任萧斌于年3月加入中欧:“刚来上班就被马先生喊上他自己开的小车,到处找场地。”两人从此踏上了20年并肩战斗的“革命道路”。“EMBA课程是新事物,靠中欧一步步宣传,影响力来得太慢。”有心借势的马遇生把目光投向了大学云集的海淀,并最终锁定了临近北大、清华,位于颐和园和圆明园之间的达园宾馆。这是一座隶属于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的“文物保护单位”,除了住宿和餐饮服务,还有一座可以用作教室的电影厅,基本满足了教学需求。年4月,北京代表处搬入达园宾馆。年6月,中欧北京代表处同事在达园宾馆办公室前合影(右一周艺,右二马遇生,左一萧斌)。由于达园宾馆主要为国家机关和领导同志服务,课程时常要为此让路。通知一来,全体同事就要集体出动搬桌椅,转战至另一个地下会议室上课。大型的招生说明会和论坛则必然要租用外部场地……当时不到十人的北京团队就像一支“随时作战的游击队”。校园是马遇生心中始终放不下的“大石头”,他多次向张国华院长表示:想要实现“长治久安”,中欧在北京一定要拥有自己的校园。年,中欧北京代表处同事们重返达园,追昔抚今。EMBA在北京公开招生后市场反响热烈,学院很快计划扩招,马遇生又开始寻找新的教学场所,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zhitang.net/rczy/211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