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十四五rdquo大气污

“十四五”期间,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有望通过“分区域、分阶段实现达标”的办法,实现空气质量整体持续改善。在能源基金会、生态环境部宣传教育中心等机构日前联合主办的大气治理研讨会上,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贺克斌表示,我国大气污染问题还没有完全彻底得到解决,污染防治刚走出第一步,依然任重道远。

贺克斌介绍,年以来,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取得显著成效,二氧化硫(SO2)和酸雨等与燃煤相关的污染明显改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明显下降,煤炭消费总量出现拐点。

监测数据显示,年,全国个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与年相比下降23.1%,提前完成“十三五”目标;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PM10)、SO2较年分别下降19%和52%,二氧化氮(NO2)浓度持平;臭氧(O3)浓度上升21%,涨幅明显;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个空气质量达标(占47%),相比于年增加84个。

卫星遥感观测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空气质量改善的情况:至年,全国人口加权PM2.5暴露水平从67微克/立方米下降到45微克/立方米,降幅达到32%,减少了近20万人因PM2.5长期暴露导致的过早死亡。

贺克斌介绍,尤其是重点区域污染得到一定控制,秋冬季重污染明显减弱。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三大重点区域PM2.5平均浓度分别下降26.9%、19.6%、1.8%,重污染过程的峰值浓度、污染强度、持续时间和影响范围均明显降低。

PM2.5目标情景分析的初步考虑:分区域、分阶段实现达标资料来源: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目前我国大气环境形势总体依然严峻,区域复合性污染突出。

“如何打破现有利益格局,推进结构调整;如何挖掘潜力,推进关键污染物、关键减排措施的进一步强化和协同;如何在更加复杂的边界条件下,科学选择减排路径;如何推进建立高效管理体系,提高管理能力,形成合力,这都是目前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贺克斌说。

就“十四五”期间如何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的问题,贺克斌认为,在目标设计上应衔接“十三五”,面向“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同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zhitang.net/zbgn/182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