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习样本威宁农技专家忙于把论文写在大

近日,走进位于威宁自治县草海镇卯关社区的威宁果蔬站品种实验基地,站里的几位技术专家正拿着锄头,将土地平等地划分为16个小格,再把具有抗白菜根肿病的16种夏季白菜种,按区域播种在每一小格中后,再熟练地进行浇水、施肥、覆土……

“对夏季白菜品种抗根肿病对比试验,按照见苗、递苗、防虫等进行常规操作管理,通过三次重复直播试验克服实验误差,并详细做好每天的工作记录,50天后就可以筛选出抗根肿病最强的品种。”威宁果蔬站副站长李锦康正详细地做好白菜播种工作记录。

素有“天然凉棚”美誉的威宁,有着纬度低、海拔高、光照强、温差大的自然优势,造就了威宁“三白”。年,以威宁“三白”为主的农产品顺利销往粤港澳大湾区,部分产品销往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及东南亚等地区。在威宁“三白”产业热销的背后,离不开技术专家的一份力。

在省农科院与威宁技术专家共同努力下,挑选出黔白5、8、9、10号等适合威宁种植的蔬菜品种,在全县境内大面积推广种植。在脱贫攻坚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的关键时期,威宁县果蔬站的技术专家们一边忙于驻村帮扶工作,一边抢抓周末空闲时间对夏季白菜、芹菜、越夏莴笋等喜凉蔬菜进行品种对比实验。

“我们现阶段通过多个喜凉蔬菜品种对比实验,从而挑选出品质优、产量高、抗病性更强的威宁三白轮种换茬品种,向广大农户进行示范推广,农户能够因地制宜地发展好特色产业,在科学技术的支撑下少走一些弯路。”威宁县果蔬站站长董恩省做着品种试验介绍。

“对于威宁许多粮食作物、果树或蔬菜资源的研究与合理利用都尚无人着手。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东西正等着农技工作者去探索和挖掘。”如何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推广成农民的实用技能,带领农民走上致富道路,一直是威宁果蔬站技术专家们思考的课题。

在品种选育上,威宁果蔬站不断试验大作品种文章,在技术培训上,发挥好技术专家服务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通过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户进行“一对一”技术培训,给他们讲清楚、说明白,教到位,让科学技术成为农户自身拥有的看家本领,不断壮大基层技术人才队伍的建设。

“上个星期,我们果蔬站刚对麻乍镇7个村60个贫困户进行了蔬菜技术培训,现在还不断收到全县各乡镇前去培训讲课的邀请。我们30多位技术专家,已经培训当地农户共计余人。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威宁蔬菜产业试验研究的生产示范与技术推广,发挥好我们科学技术人员的在产业发展中的力量。”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王维维刘蓝婴周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zhitang.net/xgtz/158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